行業政策

聚焦“十三五”:新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路徑認識上的新突破

        新華社北京11月8日電(記者 安蓓)“十三五”規劃建議提出,實現“十三五”時期發展目標,破解發展難題,厚植發展優勢,必須牢固樹立創新、協調、綠色、開放、共享的發展理念。

       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表示,“五位一體”的發展理念,是對新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路徑認識上的新突破,具有革命性意義。

        創新: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是關鍵

        張立群說,創新在發展新理念中居于首位。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,實現體制機制和發展方式的重大轉變,根本靠創新。

        “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對實現‘十三五’發展目標非常重要。”張立群說,制度創新是創新活動層出不窮的制度保障。在完善市場環境、完善產權制度、完善投融資體制、完善分配制度、完善人才培養引進使用機制、轉變政府職能等多個方面,加快形成有利于引導經濟發展新常態、有利于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體制和機制,將對“十三五”發展目標的實現發揮基礎性支撐作用。

        他說,實現產業從中低端向中高端提升,調整優化經濟結構,推進更高水平的新型城鎮化進程,必須依靠科技創新,才能逐步培養先發優勢,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開辟更廣闊的需求空間。

        協調:發展是全面系統的發展

        張立群說,協調發展理念強調發展是全面系統的發展,是注重整體聯系的發展。

        “科學合理、協調發展的產業和城鄉布局,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標志,也為我國進入中等發達國家、實現中國夢打下重要基礎。”張立群說,如何更加合理進行產業布局、城鄉布局,支撐更長遠的發展,把資源環境等各方面條件充分安排利用,都需要通過區域協調發展來實現。

        他說,在加快推進高水平新型城鎮化的進程中,要特別重視帶動新農村建設,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。要讓城市基本公共服務加快向農村延伸,形成支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長效機制,切實推動城鄉全面發展。

        綠色:非常重要也大有可為

        張立群說,綠色發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點要求。隨著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提高,我國居民對生態環境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;經濟轉入中高速增長,也為處理好發展與資源環境之間的關系提供了必要條件。因此,綠色發展必然被提到重要位置。

        “‘十三五’規劃建議提出的措施安排都是真抓實干。”張立群說,“十三五”期間,堅持綠色發展非常重要也大有可為。隨著生態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制度的完善,執法力度的加強,對節能環保設備、技術、產品的需求會不斷增長,必然帶動相關產業成為經濟增長新亮點。

        開放:站在全球視角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謀篇布局

        張立群說,開放發展是站在全球視角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謀篇布局,是全局性的大戰略。

        按照國家統計局測算,隨著中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以及與世界經濟的互動深化,2011年至2014年,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的貢獻達四分之一。今年1至9月,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的貢獻在30%左右。另一方面,世界經濟對中國經濟的影響也在加深。

        “‘十三五’規劃建議提出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,是順應中國經濟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趨勢,主動作為、積極作為。”張立群說。

        他說,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,將提高我國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話語權,這對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建立,對經濟全球化以及各國互利共贏發展新格局的形成將發揮重要作用。

        共享: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出發點和落腳點

        “共享發展使全民都真切感受到全面小康帶來的實惠和福利,必然會極大激發全體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愿望與決心。”張立群說。

        他說,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出發點和落腳點,就是要堅持發展為了人民、發展依靠人民、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。

        張立群說,共享發展是全民共建和共同參與的過程,會不斷提高我國的勞動參與率,促進大眾創業、萬眾創新,充分調動十幾億人的聰明才智。這必然會持續較快推進新型工業化、信息化、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,持續擴大經濟規模特別是提高發展質量,提供更多和更高水平的就業機會,促進居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。其中所包含的社會生產力發展潛力和市場需求擴大潛力都不可估量。

技術支持: 企業網站定制
欧洲熟妇色XXXX欧美老妇多毛,欧洲熟妇色XXXXX欧美老妇HD,欧洲熟妇乱XXXX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