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大“田園綜合體”,產業體系及運營機制解析
近年來,田園綜合體作為農業綜合開發的一種新嘗試,為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有益探索。
(一) 江蘇無錫田園東方——國內落地實踐的第一個田園綜合體項目
2012年,在“中國水蜜桃之鄉”無錫市惠山區陽山鎮的大力支持下,田園東方產業集團落地實踐內地第一個田園綜合體項目,無錫田園東方。
田園東方綜合體分三部分,農業、文旅和居住,同時包括內在的復合業態。
田園東方是集現代農業、休閑旅游、田園社區等產業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,倡導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融與可持續發展,成為新時代下城鄉一體化建設的重要力量。


1.產業體系,現代農業+休閑文旅+田園社區
通過公司化、規范化、科技化運作,發展現代農業產業園,形成當地社會的基礎性產業;規劃打造新興驅動型產業、文旅產業,以生態自然型多樣的旅游產品和度假產品組合;開展田園社區建設,服務原住民、新住民和游客,最終形成的是一個新的社區。

2. 經營機制,政府+企業+村集體+農民
農民以農村土地入股村集體公司和鄉村運營平臺,定期分紅,同時成為企業員工獲取勞動報酬,另外也可獲取土地及地上附著物的一次性補償。
(一) 四川成都多利農莊
1. 投資建設方
成都多利農莊由上海多利全資子公司“多利(成都)農業發展有限公司”投資建設,2013年入駐郫都區紅光鎮。
2. 區位優勢
優質的生態資源稟賦在成都近郊中極具競爭力,具有集優質有機蔬菜種植、美麗鄉村建設,國家級鄉村旅游示范區打造為一體的潛力和優勢。
3. 投資建設規模
成都多利農莊圍繞打造國際鄉村旅游度假目的地,在郫都區紅光鎮、三道堰鎮等6村連片規劃建設多利有機小鎮。計劃總投資150億元,總規劃面積約2萬畝,其中規劃建設52萬平方米農村新型社區、63萬平方米家庭農莊和上萬畝的有機生態農業示范基地,輻射帶動周邊5萬畝有機生態農業發展。
4. 核心理念
產村相融、三產互動、城鄉統籌
5. 產業體系 集農業休閑康養于一體
打造集農業休閑康養于一體、生產生活生態相融合、六次產業全鏈條增值的鄉村田園綜合體和“宜業宜游宜居”的都市有機農業小鎮,形成產村相融、三產互動、城鄉統籌的綜合示范效應。
農業:大力發展現代農業,已建成600畝有機生態農業示范區、12000平方米溫室大棚和分揀包裝中心的有機農業發展規模。同時,作為依托于高端有機農業發展的農業綜合體,這里還是成都市為數不多的農業“雙創”園區之一。
文旅:2000平方米文創空間的農業雙創載體平臺,通過設立都市農業雙創基金、提供全程雙創孵化服務等支持政策,相繼引入了創客咖啡吧、家庭農場等30多家市場主體,28個農業創業項目相繼入駐園區開展農業發展上的創業創新。
度假:作為第一個入駐中國鄉村的全球性度假酒店,法國LUX酒店管理集團以運營管理鄉村酒店方式,打造鄉村旅游度假新體驗,帶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轉型升級。目前,已啟動一期4000平方米LUX主題酒店建設,酒店配套的LUX咖啡吧已對外開放。
6. 經營機制及土地利用
①土地利用
總規劃面積約2萬畝,其中:
集體建設用地約2900畝;
農村新型社區建設用地約1000畝;
特色小鎮和家庭農莊建設用地約1900畝(已依法取得128.3畝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,啟動了4個組團度假酒店和家庭農莊建設);
上萬畝有機生態農業示范基地(已建成600畝有機生態農業示范區、12000平方米溫室大棚和分揀包裝中心)。
②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“入市改革”試點路徑
農莊項目利用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“入市改革”試點,探索出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開發路徑:
項目合法:取得發改項目立項、環評環保備案、招投標備案;
用地合法:依法辦理集體土地不動產權證;
規劃合法:依法辦理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;
程序合法:依法辦理鄉村建設施工許可證;
物業合法:依法辦理房屋竣工驗收備案、房屋所有權初始登記和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。

7. 創新點
成都多利農莊項目實施中,利用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“入市改革”試點,并確保了“5個合法”即項目合法、用地合法、規劃合法、程序合法、物業合法;項目實現了利益共享,土地整理項目收益和農民股東利益分配。
(一) 山東臨沂朱家林田園綜合體
山東沂蒙山區開建“田園客廳”。項目區內有農民合作社31家。項目區水土資源、產業基礎、配套設施等條件較好,并初步打造了特色鮮明的鄉村創客基地,建立了高效順暢的運行管理機制,項目建設具有獨特的有利因素。
同時項目建設與6個省級貧困村脫貧致富相結合,將助力沂蒙革命老區打贏脫貧攻堅戰,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。

1. 核心理念
“創新、三美、共享”
2. 區位條件
水土資源、產業基礎、配套設施等條件較好,并初步打造了特色鮮明的鄉村創客基地。
3. 建設規模
總規劃面積4.3萬畝,其中:村莊道路水域林地1.3萬畝,耕地1.6萬畝,荒山荒地1.4萬畝,核心區約5000畝,轄10個行政村,23個村民組,總人口16000人。
融創意農業、農事體驗、田園社區于一體。規劃“二帶二園三區”七個功能分區,包括小米雜糧經濟產業帶、特色經濟林帶、創意農業園、農事體驗園、田園社區、鄉建培訓區和電商物流區。
4. 產業體系,融創意農業、農事體驗、田園社區于一體
創意農業:項目總體規劃以創新創意為核心,以本土特色農業為基礎,以提高農業供給質量和效率為方向,拓展農業產業鏈、價值鏈,培育現代農業發展新動能。
三產融合:三產融合發展,打造涉農產業體系發展平臺。以現有林果業發展和有機小米為基礎,推動土地規模利用和三產融合發展;以青年創客中心為基礎,改造提升現有民居,實行“旅游+”和“生態+”等模式,探索開發農業發展的多種功能和模式。
通過大力打造農業產業集群、穩步發展創意農業、開發農業多功能性,推進農業產業與旅游、教育、文化、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,實現田園生產、田園生活、田園生態的有機統一和一二三產業的深度融合。

5. 經營機制
經營機制:政府+農村集體組織+農民合作社+創客+社會資本+農民
以政府為引導,以農村集體組織、農民合作社為建設主體,返鄉青年創客、社會資本廣泛參與。


(四) 河北遷西花鄉果巷
“花鄉果巷”坐落于東蓮花院鄉,規劃總面積6.93萬畝,涉及西山、徐莊子、西花院、東花院等12個行政村。以“山水田園,花鄉果巷,詩畫鄉居”為規劃定位,將區域劃分為“一鎮四區十園”。
1. 核心理念
“山水田園,花鄉果巷,詩畫鄉居”
2. 區位條件
地處遷西、遷安、灤縣、豐潤四縣交界處,位于環首都2小時經濟圈內,處在北方著名旅游城市北京、承德、秦皇島形成的等三角形中心位置。
3. 經營機制
【經營體系】政府+供銷合作社+農民專業聯合社+農民+企業
發揮現有供銷合作社、農民專業聯合社的主體作用,把握全省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試點契機,整合市供銷社建設資金、縣供銷社互助資金、鄉村兩級社員入股融資。
(一) 江蘇無錫田園東方——國內落地實踐的第一個田園綜合體項目
2012年,在“中國水蜜桃之鄉”無錫市惠山區陽山鎮的大力支持下,田園東方產業集團落地實踐內地第一個田園綜合體項目,無錫田園東方。
田園東方綜合體分三部分,農業、文旅和居住,同時包括內在的復合業態。
田園東方是集現代農業、休閑旅游、田園社區等產業為一體的田園綜合體,倡導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融與可持續發展,成為新時代下城鄉一體化建設的重要力量。


1.產業體系,現代農業+休閑文旅+田園社區
通過公司化、規范化、科技化運作,發展現代農業產業園,形成當地社會的基礎性產業;規劃打造新興驅動型產業、文旅產業,以生態自然型多樣的旅游產品和度假產品組合;開展田園社區建設,服務原住民、新住民和游客,最終形成的是一個新的社區。

2. 經營機制,政府+企業+村集體+農民
農民以農村土地入股村集體公司和鄉村運營平臺,定期分紅,同時成為企業員工獲取勞動報酬,另外也可獲取土地及地上附著物的一次性補償。
(一) 四川成都多利農莊
1. 投資建設方
成都多利農莊由上海多利全資子公司“多利(成都)農業發展有限公司”投資建設,2013年入駐郫都區紅光鎮。
2. 區位優勢
優質的生態資源稟賦在成都近郊中極具競爭力,具有集優質有機蔬菜種植、美麗鄉村建設,國家級鄉村旅游示范區打造為一體的潛力和優勢。
3. 投資建設規模
成都多利農莊圍繞打造國際鄉村旅游度假目的地,在郫都區紅光鎮、三道堰鎮等6村連片規劃建設多利有機小鎮。計劃總投資150億元,總規劃面積約2萬畝,其中規劃建設52萬平方米農村新型社區、63萬平方米家庭農莊和上萬畝的有機生態農業示范基地,輻射帶動周邊5萬畝有機生態農業發展。
4. 核心理念
產村相融、三產互動、城鄉統籌
5. 產業體系 集農業休閑康養于一體
打造集農業休閑康養于一體、生產生活生態相融合、六次產業全鏈條增值的鄉村田園綜合體和“宜業宜游宜居”的都市有機農業小鎮,形成產村相融、三產互動、城鄉統籌的綜合示范效應。

農業:大力發展現代農業,已建成600畝有機生態農業示范區、12000平方米溫室大棚和分揀包裝中心的有機農業發展規模。同時,作為依托于高端有機農業發展的農業綜合體,這里還是成都市為數不多的農業“雙創”園區之一。
文旅:2000平方米文創空間的農業雙創載體平臺,通過設立都市農業雙創基金、提供全程雙創孵化服務等支持政策,相繼引入了創客咖啡吧、家庭農場等30多家市場主體,28個農業創業項目相繼入駐園區開展農業發展上的創業創新。
度假:作為第一個入駐中國鄉村的全球性度假酒店,法國LUX酒店管理集團以運營管理鄉村酒店方式,打造鄉村旅游度假新體驗,帶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轉型升級。目前,已啟動一期4000平方米LUX主題酒店建設,酒店配套的LUX咖啡吧已對外開放。
6. 經營機制及土地利用
①土地利用
總規劃面積約2萬畝,其中:
集體建設用地約2900畝;
農村新型社區建設用地約1000畝;
特色小鎮和家庭農莊建設用地約1900畝(已依法取得128.3畝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,啟動了4個組團度假酒店和家庭農莊建設);
上萬畝有機生態農業示范基地(已建成600畝有機生態農業示范區、12000平方米溫室大棚和分揀包裝中心)。
②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“入市改革”試點路徑
農莊項目利用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“入市改革”試點,探索出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開發路徑:
項目合法:取得發改項目立項、環評環保備案、招投標備案;
用地合法:依法辦理集體土地不動產權證;
規劃合法:依法辦理鄉村建設規劃許可證;
程序合法:依法辦理鄉村建設施工許可證;
物業合法:依法辦理房屋竣工驗收備案、房屋所有權初始登記和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。

7. 創新點
成都多利農莊項目實施中,利用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“入市改革”試點,并確保了“5個合法”即項目合法、用地合法、規劃合法、程序合法、物業合法;項目實現了利益共享,土地整理項目收益和農民股東利益分配。
(一) 山東臨沂朱家林田園綜合體
山東沂蒙山區開建“田園客廳”。項目區內有農民合作社31家。項目區水土資源、產業基礎、配套設施等條件較好,并初步打造了特色鮮明的鄉村創客基地,建立了高效順暢的運行管理機制,項目建設具有獨特的有利因素。
同時項目建設與6個省級貧困村脫貧致富相結合,將助力沂蒙革命老區打贏脫貧攻堅戰,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。

1. 核心理念
“創新、三美、共享”
2. 區位條件
水土資源、產業基礎、配套設施等條件較好,并初步打造了特色鮮明的鄉村創客基地。
3. 建設規模
總規劃面積4.3萬畝,其中:村莊道路水域林地1.3萬畝,耕地1.6萬畝,荒山荒地1.4萬畝,核心區約5000畝,轄10個行政村,23個村民組,總人口16000人。
融創意農業、農事體驗、田園社區于一體。規劃“二帶二園三區”七個功能分區,包括小米雜糧經濟產業帶、特色經濟林帶、創意農業園、農事體驗園、田園社區、鄉建培訓區和電商物流區。
4. 產業體系,融創意農業、農事體驗、田園社區于一體
創意農業:項目總體規劃以創新創意為核心,以本土特色農業為基礎,以提高農業供給質量和效率為方向,拓展農業產業鏈、價值鏈,培育現代農業發展新動能。
三產融合:三產融合發展,打造涉農產業體系發展平臺。以現有林果業發展和有機小米為基礎,推動土地規模利用和三產融合發展;以青年創客中心為基礎,改造提升現有民居,實行“旅游+”和“生態+”等模式,探索開發農業發展的多種功能和模式。
通過大力打造農業產業集群、穩步發展創意農業、開發農業多功能性,推進農業產業與旅游、教育、文化、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,實現田園生產、田園生活、田園生態的有機統一和一二三產業的深度融合。

5. 經營機制
經營機制:政府+農村集體組織+農民合作社+創客+社會資本+農民
以政府為引導,以農村集體組織、農民合作社為建設主體,返鄉青年創客、社會資本廣泛參與。


(四) 河北遷西花鄉果巷
“花鄉果巷”坐落于東蓮花院鄉,規劃總面積6.93萬畝,涉及西山、徐莊子、西花院、東花院等12個行政村。以“山水田園,花鄉果巷,詩畫鄉居”為規劃定位,將區域劃分為“一鎮四區十園”。

“山水田園,花鄉果巷,詩畫鄉居”
2. 區位條件
地處遷西、遷安、灤縣、豐潤四縣交界處,位于環首都2小時經濟圈內,處在北方著名旅游城市北京、承德、秦皇島形成的等三角形中心位置。
3. 經營機制
【經營體系】政府+供銷合作社+農民專業聯合社+農民+企業
發揮現有供銷合作社、農民專業聯合社的主體作用,把握全省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試點契機,整合市供銷社建設資金、縣供銷社互助資金、鄉村兩級社員入股融資。

【運行管理體系】利益分配:在項目運營上,創立“六三三”利益分配機制
